近年來,亳州市委黨校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突出“四個聚焦”,深入推進縣級黨校分類建設,推動縣級黨校辦學條件整體改善、辦學質量整體提升。
聚焦機制建設,制定計劃扎實推進
把理順體制機制作為分類建設的關鍵,提請市委常委會傳達學習《關于推進全省縣級黨校(行政學校)分類建設的指導意見》,并提出貫徹落實舉措,推動形成“1+N”工作格局(1即黨校,N即組織、紀檢、宣傳、編辦、發改、人社、財政等部門),全市黨辦黨校格局持續完善。市委黨校與組織部門聯合印發《亳州市縣級黨校(行政學校)分類建設推進計劃》,將4個縣級黨校分為建設達標、優化發展、特色示范3種類型并結合“十四五”規劃組織實施。制定分類建設進度安排表,推動“1+2+1”辦學結構不斷優化。將分類建設情況納入年度辦學質量評估內容和崗位責任目標重點任務,采用“清單制+責任制+銷號制”,推動任務落地落實。出臺校委班子成員聯系縣級黨校制度,定期走訪、調研、督導,配合省委黨校形成對口聯系“雁陣群”,實現省市黨校對口聯系全覆蓋,及時掌握縣級黨校分類建設進展,推動解決辦學治校中存在的問題。
聚焦人才強校,調整機構充實人員
堅持全市黨校“一盤棋”,持續推動縣區黨委落實主體責任,加強對縣級黨校隊伍建設、機構設置、人才引進、崗位聘用等政策支持力度。3年來,推動配齊三縣黨校常務副校長(均為副縣級),全市黨校(行政學院)系統新增、調整內設機構6個,新增編制15個,引進人才28人。其中譙城區委黨校引進碩士研究生5人,利辛縣委黨校引進博士研究生1人。市委黨校組建2個名師工作室,搭建2個教學科研團隊;選派教研、管理骨干2名到縣級黨校掛職,帶動提升教學科研管理水平。開展教學“大比武”“大練兵”,定期舉辦全市黨校(行政學院)系統精品課評比和教學比賽。委托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舉辦亳州市黨校系統教學改革暨師資培訓專題研討班,全市71名教研人員參加培訓。通過實施人才強校,縣級黨校領導班子更加健全、內設機構更加合理、人才隊伍更加充實、能力水平進一步提升。
聚焦短板弱項,強化聯動提升硬件
在縣級財政緊張的情況下,市委黨校積極爭取多方支持,推動蒙城縣委黨校建成“一主二輔三配套”功能完備新校區,利辛縣委黨校“智慧校園”建成并投入使用,渦陽縣委黨校硬件設施持續完善。特別是針對譙城區委黨校新校區建設滯后的問題,市委黨校向市委常委會專題匯報,兩任市委副書記、黨校校長簽發工作提示函,在全市黨校工作會議上要求譙城區委和有關部門加快區委黨校新校區建設。市委黨校持續跟進督導,督促區委黨校加快工程施工進度。目前,譙城區委黨校主體工程已投入使用。
聚焦資源共享,提升教學科研質效
市委黨校有效發揮“統”和“帶”的作用,定期發布年度業務指導計劃,強化教學、科研聯動發展機制,按照“一地一品牌、一校一特色”思路,引導縣級黨校“規范+特色”并舉、“教學科研+咨政培訓”并重、“規模+素質”并提,全面提升縣級黨校辦學質量,推動黨校工作與各縣區中心工作同頻共振、同向發力。堅持搭平臺、創載體、建陣地,不斷打造特色教學、科研咨政品牌。在“為黨育才”方面,突出共建共享,堅持“一個中心、四個方面”的教學布局,圍繞黨的理論教育、黨性教育、干部履職能力培訓,持續完善全市黨校(行政學院)系統課程體系。打造“4+1”教學資料庫,實行“菜單式選課”“送課送教”精準服務,已選送10門優質課程到縣區黨校,送教上門150余次,指導縣區黨校開發現場教學點8個。開展市縣黨校聯合打磨課程機制,提升課程質量,近年來,全市黨校系統獲全省黨校(行政學院)系統精品課3門。在“為黨獻策”方面,建立全市黨校系統科研課題攻關協作機制,發布50余項課題共同研究,組織市縣黨校教師聯合申報、協同攻關省委黨校課題;積極打造全市黨校系統新型智庫聯盟,為黨委政府決策提供黨校智力支持。
中共安徽省委黨校微信公眾號
省委黨校智慧校園APP
Copyright ? 2011 中共安徽省委黨校.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Minggao
皖ICP備06012118號-1 皖公網安備 34011102001196號
通訊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301號 郵編:230022